第八百五十四章 茶素有了自己的好大学-《医路坦途》


    第(2/3)页

    评估组充分肯定了国医大在特定历史条件和地域环境下取得的显着成就,特别是在高原病防治、包虫病综合诊疗、跨境传染病防控、紧急医学救援体系构建等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服务边疆人民健康的特色领域,形成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势方向。

    并产出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如肺结核、包虫病“早筛-根治-防控”体系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地区性高血压预防控制和治疗中,成果显着,涌现出一大批的学者专家^

    总体结论:评估组一致认为,国际医科大在“临床医学”学科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贡献显着,已达到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水平,同意推荐其进入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

    评估组的组长给出了肯定的意见,也表扬了茶素国际医科大的优势。

    但批评的意见也是相当的多。

    首先直接就指出茶素国际医科大的人才培养体系、师资结构与科研布局等方面存在巨大的问题,比如学科生态单一,交叉融合不足,就只有“临床医学”一科独大,基础支撑薄弱,学校优势高度集中于临床医学(尤其是外科学、传染病学等)。

    而基础医学(如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病理生理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相关支撑学科发展相对滞后且未能形成与临床医学深度协同。

    说这个话的时候,评估组的组长特意停顿了一下,不光停顿还盯着张凡看了好几秒。张凡脸皮厚一点都没啥影响。

    评估组的组长是大浙的校长,当初上级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让冤家对头来评估。

    说实话,茶素国际医科大的崛起对大浙的影响是最大的,因为大浙也是挖掘手,可因为有了茶素,在临床和基础这一块,大浙几乎就不是茶素的对手。

    所以,最后一句为能形成协同,这句话其实是说给黑子听的,你挖来人又能怎么样,你没综合学科,你们连个衔接都做不好,抢了我的目标又能在怎么样,钱白花了吧!

    张凡脸上带着笑容,一点都不生气,这就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态,反正人已经到了,行不行的,他一个外院的知道个屁。

    “学科生态失衡制约发展上限,单一的学科结构限制了解决复杂医学问题的能力(如罕见病机制、慢性病防控需多学科协同),也阻碍了前沿颠覆性技术(如基因编辑、细胞治疗)的源头创新和临床转化……”

    如果不是已经通过评估了,听人家的反馈意见,估计都以为学校没通过呢。

    反正什么“重技轻道”人文与创新能力培养不足、教学模式传统,信息化与个性化不足师资队伍结构需优化,高层次人才引育面临挑战,学科领军人物与青年拔尖人才储备不足。

    几乎可以说,茶素国际医科大除了临床以外,就没有能看的。

    这个时候,就是带着耳朵来听埋怨的,至于反驳,一点都不能反驳,面子是必须给的。

    等评估组这边反馈完毕,高晶晶踩着高跟鞋,穿着小西服,上台就开始感谢,然后又汇报了学校下一步的举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