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想到这里,楚徽转身看向郭煌道。 “真送。” 郭煌从怀里掏出一摞东西,递到了楚徽的面前,“臣担心去的人少,没法验证真伪,所以就派了十几个人。” “此物名叫存折,按商储银号的说辞,是对标大额储蓄的,存的年限越长,那获取的利钱就越多,最长能存五年期。” “除了此物以外,还有银票,这是最叫臣心惊的,以等额的金银,可在商储银号换取对等的银票,上不封顶!” “你说什么?!” 打量着手中存折、银票的楚徽,面露惊疑的看向楚徽,“你是说这个银票,只要拿着金银前去商储银号,不管多少,人都能开具对等的银票?” 慕容天香若有所思的盯着眼前的银票。 “是的殿下。” 郭煌点头道:“底下的人得知此事时,也都感到心惊,所以就特意询问所在商储银号的管事,他们的答复都是一致的。” “不管拿多少金银来,商储银号都会开出对等银票,而且持有商储银号开具的银票,不管是到哪家商储银号,在验明真伪后,确认无误后,可以兑付出银票等额金银,不过这需要缴一笔兑费。” “等一下。” 慕容天香抓住了重点,伸手指向郭煌道:“你的意思是说,这个商储银号不止在虞都内外开设的有,在别的地方开设的也有?” 郭煌没有回答,而是看向了楚徽。 楚徽微微点头示意。 “是的。” 郭煌这才开口道:“据底下的人,询问各家商储银号管事,他们的答复都是一样的,商储银号在虞都,在京畿道所辖各府皆开设的有,而且对商储银号需求很大的话,该号可能会开的更多。” “找到了。” 慕容天香嘴角微扬,笑着看向楚徽道:“这家商储银号的幕后之人不简单啊,靠一个定期存储,就能聚拢大批金银,在定期之内,不管存了多少,这金银都是不能动的,而他们却能挪用这笔金银去做别的事情。” “而稳赚不赔的,却是这个银票在异地兑付,如果本宫猜的没错,这个银票越大,那汇费就越高吧?” 郭煌点点头示意。 “还真是大手笔啊。” 楚徽双眼微眯道:“这商储银号的存储与银票,对标的是不同群体需求,前者,是能吸引到愿谋得利钱的群体,后者,是吸引从事大宗买卖的群体。” “本王还真有些好奇,这商储银号的幕后之人到底是谁了,他难道就不怕有人起了歪心思,伪造存折与银票吗?” “殿下,这似乎不太可能。” 郭煌听后,上前道:“您难道就没有发现这存折还有银票,所用纸料很特殊吗?还有,在这存折与银票上,是有不少特殊文字与符文的,臣拿到这些后,一直在琢磨这些,可是却琢磨不透。” 被郭煌这样提醒下,楚徽、慕容天香无不看向所持存折与银票上,他们的眉头无不紧皱了起来。 此时此刻,似楚徽、慕容天香这样的,在虞都内外有不少,而他们越是细想,就越是感到心惊。 这商储银号不简单啊!! …… “沙沙沙……” 脚步声,在大兴殿响起,打断了此间平静。 “陛下,商储银号在虞都内外引起不小的反响!”李忠压着激动的情绪,毕恭毕敬的抬手作揖道。 “据底下的人来报,如今在虞都内外皆在谈论此事,不少领到商储银号存折的人,全都在各处传播商储银号的种种。” 坐于罗汉床上的楚凌,放下手中的奏疏,嘴角露出一抹淡淡笑意。 “看来是取得了开门红。” 楚凌神情自若道:“几十万撒下去,能够在民间吸引这般大的关注,那接下来商储银号只要稳扎稳打,就能在京畿道治下闯荡出名堂了。” “是的陛下。” 李忠低首道:“一些赶去晚的人,听说钱发完了,不少情绪都很激动,不过兵马司的人在维持秩序,也没有闹出什么大的动静。” “而且……” 可说着,李忠却有些犹豫。 “嗯?” 楚凌看向李忠。 “据底下的人来报。”李忠这才道:“在兴化坊那边,似看到了睿王殿下,还有北虏公主在。” “北虏公主似对商储银号很感兴趣。” “看来这个饵,是撒下来了。” 楚凌嘴角微扬道:“行了,没有其他的事情,就退下吧。” “奴婢告退。” 李忠当即作揖道。 ‘最好能在北虏开起来,这样有些事就能顺势而为了。’看着李忠离去的背影,楚凌眸中掠过一道寒芒。 为了筹措商储银号,楚凌是下了大功夫的,特别是在防伪方面,那组织的人手,更是楚凌精心挑选的。 银号这一产业,在楚凌看来,应该在大虞孕育出来,毕竟大虞都已铸币了,虽说跟自己认识的存有偏差,但这改起来也相对容易不少,而银号的出现,则是为了加快货币的流通与传播。 当然这样的产业,对于这个世界还是很新的,别的敌国要是跟风搞了,那要是玩不转真正的内核,这非但不能帮到他们,相反还会严重损害到他们的核心利益。 有些时候摧垮一个王朝,不一定非要通过军事手段,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也是能摧垮的,而走到战争这一步,那就是完成最后的收割了,楚凌的这盘大棋还在紧锣密鼓的下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