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可事情既然发生了,那楚凌作为大虞新君,他总要做些什么,但话又说回来,他没有心腹可以驱使,所以他除了亲自下场,别无选择。 李进为何这样做,还不是觉得他小吗? 处置李进一事,这等重要的场合,却没有叫他来,这三后也好,朝中文武也罢,不也是这种想法吗? 年纪小,是楚凌的短板所在。 关键他还不是嫡子,是太宗的庶子,还排在老七! 楚凌是可以装糊涂,就当不知晓此事,待此事结束后就结束,可问题时,因为李进这件事,楚凌先前就表过态。 关键还借着李斌归勋卫当值一事,还促成了他想达到的目的。 这个局到这里,就告诉楚凌一点,他不能退缩。 退缩了,那先前所做的种种,就都白费了!! “陛下,您为李进作保,臣是不是能这样认为。”在这等态势下,徐黜走上前,朝楚凌作揖拜道。 “只要是为了社稷,为了边疆,那就算违背中枢意志,违背大虞律法,最终取得了胜利,那一切都是情有可原的。” 你个老狐狸。 楚凌看着徐黜,直到听完徐黜讲的这些,楚凌明白在李进一事上,徐黜为何会一反常态了。 这是在试探啊。 试探三后的底线。 之所以这样做,那就不言而喻了。 徐黜想掌更多的权,以门下省之名,继而跟三后共享大权,以明确后权、相权共分皇权的目的!! “功是功,过是过。” 明白这些的楚凌,不再看徐黜,反转过身去,抬手朝孙黎、徐贞、王琇作揖一礼,但说的话,却只针对孙黎,“皇祖母,孙儿固然是对李进作保,但也仅限于李进遭西川暗算,已经时日无多了。” “人在面对死亡威胁时,难免会做出过激行为,更难免会对一些事看淡。” “如果放在平时,李进的这种行为,就是对朕的蔑视,对朝廷的蔑视,对律法的蔑视,哪怕他最终率领大军取得大捷,也终究要接受申斥!!” “但现在是这位抛家舍业,为大虞戍边的勋贵,觉得他的死,会对大虞社稷,会给边陲带来诸多隐患,所以才做出这种抉择。” “孙儿作保的不是这件事,而是李进这个人,因为朕相信皇祖父,相信皇考,相信皇兄的眼光是不会错的,不然,李进这个人,不可能长期戍守西凉,还统领那么多戍边大军!!” 徐黜的脸色变了。 殿内诸臣哗然。 这个角度太刁钻了。 但也恰恰是这个角度,反倒是给如何处置李进这一事件,所产生的诸多风波与隐患,寻求到了一个突破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