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刚开始他拉着十弟胤誐时,胤禩没有那么明确的感受,直到十四阿哥胤祯也加入进来,感觉突然就明显了起来。 之前他就猜测,胤禟可能是“重生”之人,但当事人却迷迷糊糊的,问什么都不知道。 现在这种改变,是不是代表着他“知道”了呢? 胤禩小的时候会遭遇女鬼来夺舍,为何胤禟就不会回到过去? 在经历过生死劫难以后,胤禩觉得这个世界不能用有限的眼光来下定论,一切皆有可能。 对于戏文里头提到的“重生”,面前可能是一个真实的例子,不然为什么他对四哥的敌意那么重? 胤禩并没有打草惊蛇,他等胤禟吃完后,温声嘱咐道:“你好好歇息,昨夜受了惊吓,到现在都还惊魂未定吧?下一本我那可怕的话本,到时候你就别看了。” 胤禟忙道:“八哥写完以后给大家都送话本,可别忘了也给我送一份啊!我就算不看,我也想收藏着。” 胤禩笑着摸摸他:“好。” 这一回,胤禟再也没说什么“我长大了不可以摸头”,他一点都没有躲,还挺享受。 此后一段时间,胤禩在许多细节上印证了“胤禟”恢复上一世记忆这个猜测。 他搜集的证据越来越足,足到可以锤死胤禟重生这点。 比如,胤禟的学识与谈吐,在那次昏过去以后都有了质的飞跃,是有了阅历与智慧的模样,再也不像之前那么憨。 又比如,他在下意识的照顾十弟,无论是看十弟、十四弟还是看胤禩自己,时不时的还会露出慈祥的样子。 胤誐这人精,发现了他的异常却不说出来,还假装自己愚笨,引得胤禟对他掉以轻心,从而暴露的更多。 再比如,九弟会用一种怀念,悲伤的眼神看一些“故人”。 让胤禩意外的是,在面对胤禛的时候,胤禟再也不像是之前那样用厌恶、偏激的态度来针对他,而是收敛了起来,将曾经的厌恶,以冷漠、疏离的态度来待他。 胤禛与胤禟又不熟,以前就知道九弟不喜他,当然不会凑上来,同样也疏离。 他们二人之间倒是井水不犯河水。 除了一点,南巡期间,汗阿玛停留在江宁织造府几日,他会在此召见年老辞官回乡的老臣,以表示对老臣们的优待抚恤,也会召见这儿大有名气的文人,以表达对文人的优容。 十余年前的南巡,汗阿玛祭祀孔子庙以拉拢文人与绅士,十余年后,汗阿玛有意再举行各种考试,又道“江南浙江,为人文萃集之地,入学额数,应酌量加赠……(2)”。 停留在此时间久了,看江南的风光也就看得多,自然也有不同的感悟。 空余时间,胤禛前来邀胤禩下棋,与他谈论江南富饶一时。 他看到江南这儿的盐商不清不楚,官员之间奢靡之风盛行,想到了黄河受灾范围内那些还需要朝廷赈灾的百姓们,心里怪不是滋味。 江南这地,富得流油,也不知道那些油水,是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聚集了多少贪官污吏。 胤禩听他谈盐铁,微笑着与他下棋,边下边聊道:“四哥想的到这些,汗阿玛就想不到这些吗?汗阿玛也不是喜好享乐的皇帝啊!” 胤禛沉闷道:“我知道,道德经中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是我心急。” 每耽误一天,都会有更多的银钱进那些人的兜里,盐政之事,汗阿玛未必不知,只是如今还需要拉拢江南上层文人,拉拢绅士汗阿玛推行笼络绅商士子之策,时机还未成熟,自然不能动摇这里。” 得等待渗透,等到有真才实学之人都一一为朝廷所用,等到科举招揽到更多,扶持到更多有才学之人,手里有了人有了底气,才能将这些蛀虫给收拾了。 在此之前,这儿一旦进行细查,那就是拔出萝卜带出一串儿。 他也明知道现在不是时候,还是忍不住浮躁,是修心修的还不够,也是年轻气盛了。 胤禛深吸一口气,听胤禩温润如和风细雨的劝说,心里的那股浮躁气也消减了不少。 “四哥,我们都年轻,日后还有的是时间,”胤禩笑道:“如果心急,不如看一看脚下?看一看至少现在我们能做一些什么。” 胤禛眉头舒展,与他开玩笑道:“八弟指的是你让书肆之人跑来江南卖话本?” 渗透江南的大好时机,胤禩又怎么会放过,青楼花楼这种地方,早就给当地的官绅把持住了,当初皇叔祖没有插手,就是担忧打草惊蛇。 但是卖话本不一样啊! 虽然会挨骂。 胤禩笑道:“江南这儿文人荟萃,虽然老学究多,但是识字的人也多,雅俗共赏的东西就传播的快,这才多久?我的下属们就将书肆的店面在江浙一代开遍了。” 京城那儿兴起的茶楼说书,在江南也掀起了一阵风潮。 还是会挨骂就是了。 正在这时,胤禟也挤了过来,像个蜡烛似的,在黑夜里燃照着灼灼的光芒,横在他们之间。 胤禛以微妙的神情瞥了他一眼,投了个更微妙的眼神给胤禩。 他这是又犯病了? 胤禩眼观鼻,鼻观心,拿起一杯茶喝了一口,与胤禛继续下棋。 他并不担心胤禟会与胤禛闹起来,因为他会伪装,更沉得住气了。 胤禟笑道:“四哥、八哥,不会介意我看你们下棋吧?十弟与十四弟去比赛射箭了,倒是让我落了单,一时想不出去哪儿玩,就来打扰你们。” 胤禩与胤禛当然不会拒绝,笑着让他坐在了他们之间。 他竖起耳朵听他们在聊什么。 胤禛继续刚才的话题,他轻松道:“你一天天的被人在背后骂,不会鼻子痒吗?” 胤禩哈哈笑道:“初见与倾城被骂,与我有何关系?这儿的人可不知道倾城是皇子阿哥,就算知道,他们也拿我没办法。” 江南这儿最多的是绅商,有钱人也多,美人儿更多。 这就意味着,这里的富人家几乎家家都是妻妾扎堆,后宅热闹得不清。 胤禩给添了一把火,现在江南最热闹的就是讲《商女王妃》的茶楼,书肆里每次上架的《商女王妃》都卖脱销了。 前几年这话本也会传到这儿来,但当时游商的影响到底还小,哪儿像现在,大量的话本书肆、茶楼舆论入侵。 胤禛哑然失笑:“八弟你这是有恃无恐。” 胆大包天,唯恐天下不乱! 胤禩轻飘飘地瞥了他一眼。 乱起来不好吗? 他们狗咬狗,朝廷才能收渔翁之利。 也不仅仅是靠话本,还有舆论的经营,伴随着人脉的渗透。 汗阿玛在明,胤禩在暗,另有云麾使们在外行动,这场南下的活动,胤禩其实并不如表面上那么轻松,他要做的事情也不少。 胤禛道:“八弟手中的银两真有那么多?” “自然,”胤禩点了点头:“四哥放心,我若是钱不够,就去问汗阿玛要。” 胤禛更加不放心了。 你开书肆卖一些话本,《商女王妃》好歹正经一些,那《邪帝的冷宫弃妃》又是个什么鬼东西。这等不务正业的事,还去与民争利,还想去问汗阿玛要钱? “我觉得汗阿玛会反过来骂你。” 胤禩摇了摇头,并不细说。 除非汗阿玛以后不想要江南的情报与人脉了,至少现在,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法子是最适合的。 胤禛见他如此,顺着胤禩开书肆的举动往细了深思起来:莫非,八弟开书肆是为了以后查江南…… 胤禟没有给他深思的机会,笑着与胤禩搭话:“八哥,你一共写了多少话本啊,我发现我还有一些话本没有看过呢!” 第(2/3)页